1.引言
对电连接产品(如插座、充电器、数据线等)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观察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微观而有力的切口。电连接产品作为居民日程生活必备产品,其更换周期、使用数量、消费偏好等信息虽看似日常,实则能清晰映射出消费活力、产业升级、技术革新及可持续发展等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此外,对环境保护政策,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生产管控,同样有着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研究报告基于去年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将继续采用1)主成分分析和2)终端销售平台销售监测两类方法,对电连接产品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及评估。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作为经典的降维与特征提取方法,在数据分析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核心价值在于用更少的变量捕捉原始数据中的主要信息。同时,本次研究也将基于线性回归分析进行趋势预测。线性回归常作为预测手段[1][2],在预测总体趋势时有易于操作且效果良好的优势。终端销售平台监测范围覆盖多个销售渠道和平台,可保障电连接产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电连接产品拥有量,线性回归预测
2.研究方法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分析若干个因素变量间的相关性。当数据存在多重共线性时,主成分分析可将复数个原始变量压缩为少数主成分,从而提升分析效率和准确性。在分析电连接产品的消费者行为时,主成分分析可过滤掉非结构性波动,聚焦于反映经济趋势的核心信息。
另一方面,终端销售平台监测覆盖多个销售渠道和平台,包括线上电商平台、线下实体店、社交媒体等,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同时,本次研究与电连接产品的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可获取更广泛的市场数据,具备较强的参考价值
3.文献综述
消费者行为理论以消费支付意愿为核心,围绕感知价值与支付意愿的交互关系,基于消费者满意度、信任度等视角,系统地解释了消费者选择与购买某产品的影响因素。消费者感知价值与支付溢价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消费者更加偏向购买感知价值高的产品,并同时对产品的汰换周期存在一定影响。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在消费者感知价值与消费者重复购买此商品的意愿之间起到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3][4]。消费者的感知和个人特征等方面能够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信任程度[5][6][7]。
因此,本研究在现有的对国内电连接器产品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础上将消费者满意度作为感知价值的变量,选取年龄、文化程度及收入水平三个变量作为体现消费者特征的因素。
4.可行性总结分析
本次研究为保证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与可比性,与去年相同,选取共2个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因子为:城镇人群和乡村人群。此外,本次研究的地域范围限定为为中国大陆的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作为结果分析的描述对象。
本研究采用线下方式对消费者进行调研。线下调研选取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大型超市,随机对消费者发放问卷进行现场调查,详细询问对电连接产品的消费特点、消费满意度、感知得利等情况。问卷首先通过小范围试调查,获取25份问卷,经过分析讨论后重新调整部分问卷问题选项,再进行正式调查。于2024年3-5月完成问卷数据采集,共获得有效问卷1,098份。
获取问卷结果后,本次研究使用SPSS26.0多元统计分析软件,对消费者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终端销售平台覆盖中国所有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采用企业合作、平台监测软件,以月度统计为基础,进行电连接产品的销售数据收集。
图表1:消费者购买影响因素模型
4.1描述性统计
本次研究在过程中考虑了其他可能影响消费者对电连接产品感知的变量。如下表所示,受访者中,城镇人数占66.7%,高于乡村人群占比。受访者多为本科或以上学历;就业情况多数为在职,且收入水平普遍在5,000-12,000元范围内。
|
项目 |
分类 |
百分比 |
|
性别 |
男 |
45.0 |
|
女 |
55.0 |
|
|
年龄 |
16~25岁 |
38.2 |
|
26~35岁 |
39.8 |
|
|
36~65岁 |
19.5 |
|
|
66岁以上 |
2.5 |
|
|
城镇/乡村 |
城镇 |
66.7 |
|
乡村 |
33.3 |
|
|
文化程度 |
初中及以下 |
2.3 |
|
高中或中专 |
12.9 |
|
|
大专 |
17.8 |
|
|
本科 |
63.9 |
|
|
研究生及以上 |
3.1 |
|
|
收入水平 |
5,000元以下 |
17.0 |
|
5,001~8,000元 |
38.2 |
|
|
8,001~12,000元 |
29.5 |
|
|
12,000元以上 |
15.3 |
|
|
家庭成员 |
1人 |
5.9 |
|
3人 |
45.3 |
|
|
4~5人 |
20.6 |
|
|
5人以上 |
28.2 |
图表2:人群分布分析
4.2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整体信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803,说明本次问卷信度质量较高。消费特点、消费满意、消费行为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说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
|
变量名称 |
题项个数 |
α系数 |
|
消费特点 |
5 |
0.855 |
|
消费满意 |
4 |
0.763 |
|
消费行为 |
5 |
0.782 |
图表3-1: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采用KMO测度检验指标因子分析的效果。结果表明样本整体效度,消费特点、消费满意、消费行为的KMO值均大于0.7,说明各个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
|
效度检验 |
||
|
维度 |
KMO值 |
Sig |
|
消费特点 |
0.853 |
0.000 |
|
消费满意 |
0.712 |
0.000 |
|
消费行为 |
0.789 |
0.000 |
图表3-2: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拟合优度是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中最重要的参考之一,一般选取拟合指数对模型进行检验。
图表4:拟合优度公式说明
根据假设、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得到电连接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假设检验结果,如图所示:9个假设内容中有8个成立,表明本检验结果验证性吻合度好;本研究只有H7的假设内容不成立,表明年龄对消费者信任无显著相关。
|
假设内容 |
检验结果 |
|
H1:消费特点负向影响消费者信任 |
成立 |
|
H2:消费特点正向影响消费者信任 |
成立 |
|
H3:消费满意负向影响消费者满意 |
成立 |
|
H4:消费满意正向影响消费者满意度 |
成立 |
|
H5:消费行为正向影响消费者信任 |
成立 |
|
H6:消费行为负向影响消费者信任 |
成立 |
|
H7:年龄对消费者信任显著相关 |
不成立 |
|
H8:受教育程度和消费者信任显著相关 |
成立 |
|
H9:收入水平与消费者信任显著相关 |
成立 |
图表5:满意度影响因素假设检验
4.3分析成果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且通过从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三个方面)的调查,可以得出消费者消费特点和消费者满意、感知质量度对产品保有量、产品汰换率具有重大影响。感知质量起到了主要作用。同时根据细项问题可知:
从方差分析结果得出:消费者的个人特征的差异会影响其在进行电连接产品购买时的主观感受,最终导致消费者信任有所差异;消费者对电连接产品的一般汰换周期集中在4年左右,并且消费特点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消费者居住地不同将对消费者电连接产品购买和汰换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城镇人群汰换频率普遍高于乡村人群,且户均保有量也高于乡村人群,城镇户均电连接产品保有量范围在6~6.5个之间,乡村户均电连接产品保有量为3~3.5个之间;收入水平在消费者行为方面有显著影响,收入水平越高,在购买电连接产品时的感知价值、消费者满意和消费者信任越高。
5.终端销售平台分析
根据终端销售平台数据显示,电连接产品的消费者汰换周期约为3~4年,其核心影响汰换因素包括主动更换(新旧替换、淘汰产品替换等)、被动更换(家庭需求、住房需求等)。并且针对各省市县地区销售成交数据,通过SQL、python等数据分析软件可知,城镇地区户均电连接产品保有量为6~6.5个,乡村户均电连接产品保有量为3~3.5个。
6.分析建议
根据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以及市场研究的结论,本研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如下:
第一,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仍是影响购买行为的核心因素。品牌为吸引消费者需要持续提升消费者对自身产品的价值感知,如尽可能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
第二,企业需继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我国品牌应基于消费者感知,相应采取营销策略,积极做好品牌建设,使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一鹤, 牟唯嫣, 金童. 线性回归方法在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 应用数学进展, 2022, 11(8): 5936-5950.
[2] 曲培元, 赵志斌, 陈浩, 徐东昕, 刘国军.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的汽车油耗(MPG)预测模型[J]. 统计学与 应用, 2022, 11(2): 206-215.
[3] 党耀国, 米传民, 钱吴永.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112-146.
[4] 李桂华, 杨萍, 郑帅. 要素品牌感知价值对消费者重购意向的影响——以品牌信任为中介的实证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19, 39(1): 70-73.
[5] 尹世久, 王晓楠, 吕珊珊. 品牌、认证与消费者信任倾向——以有机牛奶为例[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4): 45-54.
[6]张静, 张秀芳. 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信任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 52-57.
[7]李文悦,李俊刚.基于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的GDP增长进行实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统计系, 2022,11(6): 1492-1499.
请输入验证码